1. 圖片網
  2. 吳宇森

吳宇森的寫真照片

吳宇森的生日是1946年05月01日,出生于廣東省廣州。

  香港導演。原籍廣西平南,生於廣州。早年隨父親到香港,在貧民區長大和接受中學教育。畢業於香港利瑪竇書院。從小喜愛電影和戲劇,曾是中國學生周報話劇社成員。

  19歲開始拍攝實驗電影,包括《偶然》(1968)與《死結》(1968,與石琪合導),曾在香港第一屆實驗電影展中獲獎。1969年進入國泰電影公司任場記。1971年轉入邵氏,初為場記,后成為張徹的助理導演,參加拍攝《水滸傳》、《馬永貞》(1972)、《刺馬》(1973)等11部影片。1973年執導《過客》,但在兩年後才更名《鐵漢柔情》公映。1973年成為嘉禾電影公司基本導演,拍有《帝女花》(1976)、《少林門》(1976)、《發錢寒》(1977)、《錢作怪》(1980)、《八彩林亞珍》(1982)、《英雄無淚》(1983年拍畢,1986年公映)等,但成就都不突出。

  1980年曾以吳尚飛之名為新藝城公司執導《滑稽時代》。1983年加入新藝城,后又被派往台灣兩年,未有起色。1986年回港,執導徐克監製的《英雄本色》,賣座鼎盛,並獲第二十三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第六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獎。他隨之聲名鵲起,周潤髮飾演的小馬哥也深入人心,掀起一股英雄片潮流。后與徐克合作完成《英雄本色Ⅱ》(1987)、《喋血雙雄》(1989,獲第九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獎)。1989年為紀念張徹從影40周年,與午馬聯合導演《義膽群英》。1990年自組吳宇森製作公司,拍成《喋血街頭》(1990)、《縱橫四海》(1991)、《辣手神探》(1992)等。1993年應邀赴好萊塢執導《終極標靶》,之後又連續執導《斷箭》(1996)、《奪面雙雄》(1997),皆獲好評,奠定好萊塢大導演地位。之後作品有《職業特工隊2》(2000)、《風語者》(2002)、《記憶裂痕》(2003)等。

  吳宇森電影沿襲張徹的男性情義與動作暴力,但又以現代抒情手法加以浪漫化鋪陳,在電影語言上形成「暴力美學」風格。2005年應邀出任第58屆戛納國際影展評委會委員。近期正在拍攝眾星雲集的華語大片《赤壁之戰》。



生肖:狗
出生地:廣東省廣州
星座:金牛座
職業:導演、編劇、演員
婚姻狀況:已婚並育有子女
吳宇森1946年9月22日出生於廣州,1951年隨父母移居香港,由於父親患病不能工作,由母親負擔養家的重擔,生活十分清苦。中學剛畢業時父親就去世了,全賴母親在工地抬石子負擔家計,他也只能打消了去台灣學建築或是美術的升學夢。此時吳宇森就讀於一家教會學校,精讀了許多神學、歷史、哲學、美術著作。吳宇森中學時代經常從課堂上溜出來跑到電影院去看電影,他最喜歡的是好萊塢的黑幫片,西部片以及黃金時期的歌舞片。這些電影的共同點是畫面都充滿了動感。吳宇森最崇拜的導演是法國暴力導演皮埃爾·邁爾維勒,此人的作品在暴力中透著濃郁的人情味。但對吳宇森影響最大的人卻是拍過《野人幫》的山姆·派金帕,可以說,吳宇森電影中對慢鏡的運用以及讓角色在聖歌中進行搏命激戰的處理方式都是山姆電影語言的發揚光大。
1971年,吳宇森到邵氏影業公司跟隨當時最著名的動作片導演張徹拍片。張徹的作品在當時的電影市場中橫行無阻,吳宇森從中也學到了許多專業技巧,用吳宇森的話說,「把張徹電影中的刀換成槍,那麼就會很象我的《英雄本色》了。」在張徹身邊兩年後,吳宇森開始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過客》。此片的武術指導就是今日香港影壇的大哥成龍,當時兩人都是影壇小輩,所以《過客》也沒有產生什麼反響。之後他到嘉禾擔任導演長達十年(1973-1983)。在這十年間他拍了許多完全討好市場的喜劇,1973年他導演了《鐵漢柔情》,之後他又拍了不少的低成本的電影,如《女子跆拳群英會》(1976)、《帝女花》(1976)、《少林門》 (1976)等,后他又執導了《發錢寒》(1977)、《大煞星與小妹頭》(1978)、《哈

吳宇森演出的電影